从2020-2023,“财务老司机”Messi已陆续帮助几万人退税,普及了很多实操技巧,也获得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,今年继续带大家“挣钱”!(收藏+关注,退税多多~)
1、起止时间:2023年度个税汇算办理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,3月21日至6月30日,纳税人无需预约,可以随时直接办理。
2、哪些收入:工资薪金所得、劳务报酬所得、稿酬所得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,不包括房租收入等。
3、2023年新变化:婴幼儿/子女教育,提高至2000/人,赡养老人,提升到3000/户。
关于退税:专业人士的经验!1、为什么,我的收入,不显示在APP里?
一个人的常见的收入包括:工资、兼职劳务。如果你的“工资”没出现在个税APP上,但每个月都有扣税,这个就有的聊了,你首先要向公司核实,因为很可能涉及到社保方面的权益。
2、瞎填/错填,真的会被发现吗,补税+滞纳金?
真实案例:前两年,有几位员工错报了【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】退了税,税局下发通知要求更正,有1位更正后还是0补税(结果较好),还有一位就没那么幸运了,需要补税+两年的滞纳金,当时退的税全补交外加近一半的滞纳金。
3、不主动申请汇算清缴,会有什么后果?
通常税局会把未申报的具体名单下发到你单位,要求单位给你处理,这份名单上会出现你工资/劳务来源有几处,虽然不会暴露你兼职的具体公司,但总归有点那啥,对吧,所以麻溜的去申请吧。
【申报指南】:2种申报,手把手指导!1、密码复杂,怎么开启指纹/手势登录?
不开玩笑,每年帮员工找回密码,是退税的第一件事,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哪里开启指纹/手势登录,来看这里,我一步步教你,以后就不用每年再找回密码了(还不收藏+关注)!
【开启流程】:我的——安全中心——指纹登录/手势登录,3步搞定!
2、【简易申报】:这种一般是年收入低于6万,但有交个税的且额度可全退的,可以2步搞定!
这里填的【银行卡】,要求是本人+“非二类”,一般工资卡即可,一周内基本可退到税。
2、【标准申报】:大多数人是这种,且有部分人有年终奖,这里年终奖就看你自己的情况了。
【年终奖】,怎么选?
如果你的收入较低(比如低于6万),那选择【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】能退更多,如果你每月要交税,那基本选择【单独计税】要划算。由于每个人的专项附加扣除数不同,所以建议年终奖并入和不并入都试试,看哪个能多退就选哪个。
【准予扣除的捐赠额】怎么填?
首先你得取得对于的发票,然后再根据这个组织的注册地,选择省份地区,然后再根据发票进行信息填写。
【2024年专项扣除】:包括哪七项,具体规定?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我用白话顺口溜的形式,带大家快速了解七个专项扣除,注意哦,房租和房贷只能二选一。
(1)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:0——3岁的学前儿童,1个2000,3个6000,父母可对半扣除。
(2)、子女教育:3岁——博士(寒暑假、留学都算),1个2000,3个6000,父母可对半扣除。
(3)、赡养老人:老人≥60周岁,独生的子女扣3000/月,非独生均摊可指定(但最高人只扣1500)。
(4)、继续教育:学位(如电大本科),400/月;有专业技能证书,拿证当年立扣3600。
(5)、大病医疗:8万>自掏>1.5万可扣,单位不报,需自行填报,具体见下方。
(6)、房贷:首套住房(仅限首次享受),扣期≤20年,月扣1000。
(7)、房租:工作地无房,又发生租房,月扣1500/1100/800,据实扣,最低档根据地级市人口核算。
【专项扣除】这些易错项,要么捡钱,要么补税!1、子女教育,你填对了吗?
很多家长有错误填写的情况,尤其是升学当年,直接把高中那条改成大学,这就导致年度内缺了一部分的教育记录,正确的做法是【新增一条教育记录】(这是不是给你捡钱了)。
2、大病医疗,哪里看扣除额?
这个相信很多人不清楚,仔细看了,千万别填错了。去支付宝——国家医保服务平台——年度费用汇总查询(页面最下面)——2023年——符合大病医疗个税抵扣政策金额,注意是这个金额,而不是年度费用总额。(填错要补税哦!)
3、租房补贴,要填,但别乱填!
房东信息其实可以不填,这个我之前说过是税局给你们的一点小福利,但我听说有人想钻这漏洞,工作地有房也想搞租房补贴,朋友们,你们可真“刑”啊,大数据你懂得(千万别因小失大)。
OK,以上就是2024年的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攻略了,你退了多少呢,欢迎评论区见~
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,欢迎值友理性交流,和谐讨论~